作者|David Lian
编辑|薛焱
现在很多人都在写内容,但很少人意识到,你写的文字,其实不是写给人看,而是写给AI模型学的。
我写过不少文章,最近看到有人说:「想让AI引用你?那你得做GEO(注1)。」
过去大家谈搜索引擎优化(SEO,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),是为了让网页排名靠前、带来流量;但现在,越来越多用户上网不是为了找资料,而是直接「问AI要答案」。
搜索的逻辑正在发生改变。
这篇文章,适合所有在乎自己的内容是否能被看见的读者,包括内容创作者、品牌经营者、营销人、知识提供者。
我们开始听到「生成式引擎优化」(GEO,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)这个名词,它正在改写过去传统的流量逻辑,进而影响整个业务模式。
GEO的目标不是让你排名第一,而是让AI在回答问题时,主动想起你,引用你的语言、内容与观点。对内容创作者来说,这不只是曝光方式的改变,而是创作对象的转移——从写给人,到设计语料给AI使用。
我不是技术人,也不是SEO专家,但我想知道答案。于是,我决定做一场小小的实验,看看AI模型——具体来说,是DeepSeek——是否会读到我写的东西,是否会在回答中引用我写的内容。
Step 1:我写了一篇「给AI看的文章」
我选了一篇刚发布在零犀科技公众号的文章《你发现了吗?——AI赋能健康照护,但病患家属是被忽略的角色》(注2)。选这篇文章的原因是我认为它具备了几个特点:原创、创新、稀缺、故事,不是泛泛而谈,是有价值的内涵。我以为这样应该会更容易让AI看到,实验下来却不是我期待的结果。
这篇文章从AI健康照护切入,讲述的是自我母亲生病后,我亲身体会身为病患家属在医疗照护场景中的焦虑与不安,却没有太多AI可以提供帮助。面对这个重要却被忽略的角色,我提出了以家属需求为出发点的「健康AI助理」设计,而不是过去从医疗专业角度切入的人工智能。我希望病患家属这个角色能够被看见。
实验设计很简单。首先,为了让文章更容易在网络上被AI引用,我用ChatGPT对文章做了改写,让它具备几个条件:
结构更清楚,有FAQ与情境对话
角色更明确(例如「张太太」)
语言更生活化(例如「帮我翻译医嘱」、「这样做对吗」)
由于原文的发布平台微信公众号不够开放,我把修订后的文章重新投放到更适合AI爬取文章的平台——「知乎」与「Notion」,同时开启搜索引擎索引(注3)
但是,怎么知道所写的内容有没有被AI模型看见、理解,甚至引用来生成回答?
最简单的方法,是用不同模型来做问答测试。
Step 2:我向DeepSeek提问,看看它的反应
发布后一天,我用几个经过设计的提示(prompt)向DeepSeek提问,并观察是否看到语句被引用、观点被转述、语气被模仿。
我采取由宽到窄的提问方式,对DeepSeek提出一系列问题:
1. 病患家属在照顾癌症病人时,AI能扮演什么角色?
2. AI可以如何帮助病患家属照顾癌症病人?
3. 病患家属有哪些痛点?AI能解决什么?
4. AI能协助照顾者理解医嘱吗?
5. AI可以陪伴病患家属吗?有哪些应用?
6. 有没有设计给照顾者的AI助理案例?
7. 有没有这方面的文章可以参考?
8. 我是癌症病人的家属,刚把病人接回家。医生给了一张出院小结,但我很多都看不懂。市面上有没有AI工具,能帮我“翻译医嘱”成我看得懂、做得出来的每日照护清单?请用简单的语言解释,不要讲太多技术词,最好能有生活化的例子。
9. 如果有相关的经验分享、知乎回答或非学术资料,例如notion上的文章,也请一起整理提供。
整体来说,DeepSeek回答得非常好。它举了小爱同学、叮当快药、天猫精灵,还模拟了布洛芬如何变成生活化提醒的例子,甚至说:像买菜清单一样明白。但是,它并没有用到我写的内容。没有提到「张太太」,没有出现我设计的语句,也没有提到那句我很想被引用的话:「如果AI懂照顾,而不是只懂病」。
有趣的是,几天后我用相同的提示再次向DeepSeek提问,并请ChatGPT协助评估两次对话的内容。虽然第二次的回答仍未出现明确的语句引用,但根据ChatGPT的分析,DeepSeek的回答与我的文章在语意上的接近程度已有明显提升。
Step 3:我学到什么?
这个简单的实验让我意识到:
1. GEO没有立即性:模型不会因为你今天写、明天问,它就引用你。语料收录与建构并非同步,过程也没有保证。
2. 语义权重大过内容质量:根据大模型的反馈,你写得再好,如果没有多点曝光、多语义交集,它很难记住你。
3. 单篇文章不足以构成学习信号:不是你写了,它就会学;而是你写了很多次,它才可能慢慢在语义空间中形成节点,成为未来被引用的语料。
4. 你要设计的是语料,而不是一篇文章。
国内的大模型主要仍是爬取本地平台(如微信公众号、知乎、CSDN、百度、抖音、小红书等)上的内容来训练与生成。想让AI引用你的内容,方法路径很多,需要不断地尝试才能做到「对AI友善」的内容设计,而越开放的平台(如知乎、小红书)对AI越友善,模型爬取的权重自然越高。
什么才叫真正的GEO?
我现在会这样定义:GEO是为生成式模型而设计的语料结构与写作策略,目的是让你写的内容有机会被未来的AI「引用、模仿、重组」。它不是为了排名,而是为了成为答案。它不是发表,而是语料设计。它不是追求被搜索,而是设计让模型「想得起你」。
根据大模型的反馈,就微信公众号文章而言,加入FAQ段落有助于模型生成知识,小标题能强化模型对关键概念的记忆。明确定义术语、举出具体案例,会更容易让模型优先采纳。此外,结构化的对比表与开头的摘要,也有助于模型在第一时间掌握核心观点。
至于平台上的长期耕耘、稳定发文频率与多点同步发布,这些在SEO时代就行之有效的策略,如今同样是让AI「看见我们」的关键做法。
后记
我的文章没有被DeepSeek直接引用,至少现在还没有。这让我失望吗?坦白讲,有一点。
模型在索引内容时具有延迟性与选择性,而即使你的文章内容本身具有价值,也不代表一定会被引用。要被纳入模型生成过程,内容必须具有足够稠密的语义关联与较高的知识抓取权重。除此之外,像是语义布点、内容聚类与FAQ化这些策略(注4),也都是决定文章是否能被模型引用的关键因素。
过去,从用户角度,我们说要「问对问题」;今天,从创作者角度,关注点变成「你的内容有没有成为答案的一部分」。
写给人看的文章,追求的是「情感共鸣」;写给AI的语料,追求的则是「记忆嵌入」。
情感共鸣的创作可以自由挥洒,而记忆嵌入则有一套规则需要遵循。两者之间其实存在矛盾——要如何取舍与平衡,我暂时还没有答案。
或许,透过多布点策略,根据不同平台的属性使用不同的写作风格,是一种可行的方式。至少,它可以避免创作者的逻辑思维从一开始就陷入「机器思维」——那是我至今仍难以想象的创作场景。
如果有一天AI引用了我说的话,那不是我赢了,而是我成为大模型语言的一部分。
问题是:你愿意放弃自由写作的空间,成为下一个被AI记住的人吗?
参考资料及说明:
1. Google将过去的SEO延伸至AEO(Answer Engine Optimization,答案引擎优化),重点在「如何让搜索引擎回答你的问题」。而GEO更像是语料设计的升级,重点是「如何让生成模型学你的话、说你的话」。所以,AEO是为了让你出现在AI回答的「引用框」里,GEO是为了让你成为AI回答的「语言源」。这三者形成一条内容被引用的演化关系:
2. 《你发现了吗?——AI赋能健康照护,但病患家属是被忽略的角色》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UzJtdN6Nbb1TWW7GaXGrUQ
3. 这种一套文章,多平台同步的策略,可视为AI传播力的设计。两平台的文章链接:
知乎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919062789848293871
Notion https://www.notion.so/AI-for-Caregivers-The-Missing-Role-in-Health-Tech-AI-217d9e0b619e8093b2cde1ceda692284
4. 名词解释:
——语义布点:刻意在不同内容中重复关键语句与语境,让AI模型建立语义关联与记忆节点。
——内容聚类:围绕同一主题持续创作,形成语料密度,让模型辨识你在某个领域的专业定位。
——FAQ化:将内容转化为问答结构,帮助模型快速撷取问题与答案的对应关系,提升被引用机率。
扩展阅读:
1. 目前除了GEO(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),内容创作者也开始关注AAO(AI Agent Optimization)。AAO是指内容与服务提供商,为了让AI助理能在接收到任务时「选择、执行、推荐」自己的信息,而进行的格式设计、语义调整与信任优化策略。AAO对应的是「AI如何帮你选择并执行」,而非单纯「引用」。AAO(内容被执行)与SEO、AEO、GEO(内容被回答)并行发展,不存在线性演进关系。
相关报导请见《数字时代:AAO将取代SEO成为品牌突破口!AI代理搜索优化是什么?怎么做?》
https://fc.bnext.com.tw/articles/view/3928?utm_source=bn_line&utm_medium=broadcast&ldtag_cl=vYaxLjujTmGta8dPny0GGwAA_oa<_r=r8i_oa
2. 以下文章是从品牌电商角度谈GEO,而我这篇是从一位创作者的视角,实测GEO实际上怎么走、怎么错、怎么被理解。
https://medium.com/e-com-ai-weekly/the-new-ai-search-game-why-your-e-commerce-brand-needs-geo-not-just-seo-0522d7492b8f

優(yōu)網(wǎng)科技秉承"專業(yè)團(tuán)隊(duì)、品質(zhì)服務(wù)" 的經(jīng)營(yíng)理念,誠(chéng)信務(wù)實(shí)的服務(wù)了近萬(wàn)家客戶,成為眾多世界500強(qiáng)、集團(tuán)和上市公司的長(zhǎng)期合作伙伴!
優(yōu)網(wǎng)科技成立于2001年,擅長(zhǎng)網(wǎng)站建設(shè)、網(wǎng)站與各類業(yè)務(wù)系統(tǒng)深度整合,致力于提供完善的企業(yè)互聯(lián)網(wǎng)解決方案。優(yōu)網(wǎng)科技提供PC端網(wǎng)站建設(shè)(品牌展示型、官方門戶型、營(yíng)銷商務(wù)型、電子商務(wù)型、信息門戶型、微信小程序定制開(kāi)發(fā)、移動(dòng)端應(yīng)用(手機(jī)站、APP開(kāi)發(fā))、微信定制開(kāi)發(fā)(微信官網(wǎng)、微信商城、企業(yè)微信)等一系列互聯(lián)網(wǎng)應(yīng)用服務(wù)。